因為國家標準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是由衛生部和國家質量監督局共同頒發的,關于門窗關閉時間的規定是著重參考了人居環境里人們的居住生活習慣問題,人們約90%的時間都在室內度過,特別是冬夏季。在緊閉門窗開空調的情況下,每天呆在室內的時間遠遠超過12個小時,如果按照"1小時"標準來檢測室內空氣,不僅不符合日常生活狀態,也很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檢測出污染物質,極有可能誤導居住者,讓他們以為室內空氣是合格的(其實可能不合格),日后受到空氣中超標的甲醛、苯系物、TVOC等有害物質的侵害還不自知。 因此,國標要求檢測前關閉門窗12小時,是比較科學的,這個時間段接近日常的居住狀態,即居住者一般能夠保障一天有兩次機會開窗通風。 如果人們長時間呆在這些強致癌物超標的房間里,極有可能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鼻咽癌、免疫系統疾病、不孕不育等疾病,孕婦懷上畸胎、死胎的風險;甲醛對于孩子的智力和身體發育也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所以,如果要檢測室內空氣質量,一定要嚴格執行國標規定的門窗關閉時間來進行,關閉2小時或者24小時,這都是不科學的。 |